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meaning, history, benefits, and steps of biblical meditation. Here are some key points:
This is the summary generated by MS Copilot:
這篇文章是關於聖經冥想的意義、歷史、好處和步驟。以下是一些重點:
– 聖經默想是用一顆接受的心思考經文的話語,信任聖靈通過這些話語在你裡面工作。
– 聖經默想的歷史顯示,這是一種可以追溯到舊約時代的實踐,並在新約中由耶穌和使徒們體現出來。
– 聖經默想的好處包括對神的更深認識、靈性成長、指導和方向、改善禱告生活以及心理和情感健康。
– 聖經默想的步驟包括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閱讀一段經文或一個主題,反思其意義和應用,向神禱告,並將經文應用到你的生活中。
Biblical meditation is pondering the words of Scripture with a receptive heart, trusting the Holy Spirit to work in you through those words.
History of biblical meditation shows that it is a practice that dates back to the Old Testament times and was exemplified by Jesus and the apostles in the New Testament.
Benefits of biblical meditation include deeper knowledge of God, spiritual growth, guidance and direction, improved prayer life, and mental and emotional health.
Steps of biblical meditation involve finding a quiet place, reading a passage or a topic, reflecting on its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praying to God, and applying the Scripture to your life.
聖經默想 Biblical Meditation
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but his delight is in the law of the Lord, and on his law he meditates day and night. Palsm 1:2 (ESV)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 2 Tim 3:16-17)
除非另有說明,本文引用的經文均來自英文NASB版,新標點和和本。
什麼是「聖經默想」?
聖經中的默想是指對聖經真理的反思性思考,讓上帝通過聖經和我們反思聖經時想到的想法說話4。這不是專注於我們自己,或清空我們的思想,或試圖達到一種平靜的狀態1。
基督教默想的目標不是讓你倒空,而是讓你被神的靈充滿。
在舊約中,翻譯為“默想”的關鍵詞之一是希伯來語 hâgâh,在約書亞記 Joshua 1:8 中使用,上帝告訴約書亞晝夜思想他的律法1,中文譯本譯成「思想」(依據信望愛,這個詞原文的意思是SN H01897,「誦念」、「默想」、「沈思」之意),大部分的英文譯本譯成”meditation”,就是「默想」的意思。
這個詞所暗示的不僅僅是無聲的反思。它的意思是“低語或喃喃自語”。這個詞的意思是在一個人的腦海中充滿愛意地思想或複習1。
在新約中,「默想」一詞的出現頻率較低,大多數現代譯本都使用“思考”或“考慮”等詞來表達沉思或反思某件事情1。在新約聖經中,「默想」只被提到兩次——當耶穌指導基督徒和保羅指導提摩太進行默想時。
是的,有證據表明耶穌確實有過默想的時刻。
福音書並沒有具體提到耶穌默想的時刻。聖經記錄顯示,耶穌經常獨自去一些地方進行祈禱和沈思。這可以被視為一種默想形式。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記載了耶穌「獨自」或「在僻靜的地方」禱告的例子。
例如,馬可福音 Mark 1:35 有這樣的記載: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
路加福音 Luke 5:15-16 節告訴我們: 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 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
耶穌挑選十二使徒,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 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 (路加福音 Luke 6:12-13)
在馬太福音14章中,我們讀到餵飽五千人的故事。但就在這之前,耶穌得到了他的表弟施洗約翰被希律王殺害的消息。馬太福音 Matt 14:13節說,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
在客西馬尼園,最後的晚餐之後,我們可以最清楚地看到耶穌默想祈禱的實際內容。在那時,耶穌傾訴了他的情感,並為等待他的可怕死亡祈求力量去面對。希伯來書 Heb 5:7 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
所以,雖然耶穌的祈禱並沒有明確定義,但一些學者認為,他的許多晝夜實際上是在默想,而不僅僅是祈禱。
總之,聖經默想是以一顆接受的心來思考聖經的話語,相信聖靈會通過這些話語在我們心裡面工作1。它涉及仔細考慮並集中注意力1。這是關於通過更全面地理解神的話語,以及更深入地致力於遵循他的旨意和道路(以赛亚书 Isa 55:8-9),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2。
使用的詞彙:
聖經中有多個希伯來語和希臘語單詞被翻譯為英文的 “meditate”,每個單詞都略有不同。一些常見的單詞包括:
Hâgâh: 暗示著喃喃自語、說話和思考,通常是關於聖經。
Siphón: 暗示著深入思考或考慮。
Melétáo: 意思是仔細考慮、默想或思考某件事。
默想的同義詞是:沉思、反思、深思或記憶,是為了考慮、反思或默想而將某件事情或是想法記在心裡或重複思考 。例如,比較以下經文:
詩篇 Ps 63:5 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
I meditate on You in the night watches ,
詩篇 Ps 77:12 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
I will meditate on all Your work
And muse on Your deeds.
詩篇 Ps 143:5 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
On the glorious splendor of Your majesty
And on Your wonderful works, I will meditate.
默想的目的是將聖經內化和個性化,以便神的真理可以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態度、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我們的行為。
基督教默想的歷史
創世記 Gen 24:63 告訴我們,”天將晚,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舉目一看,見來了些駱駝。” 這是「默想」一詞第一次在舊約中出現 (希伯來語中的suach,源自siach,通常被翻譯為沉思)。
基督教的默想早在公元前1896年至公元前1716年就開始
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896年至公元前1716年。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生活在大約西元前563年至483年。所以當時的猶太人根本不會受到佛教的影響。早在釋迦牟尼誕生之前 1100 多年前,以撒就已經在默想了。所謂「瑜伽(yoga)」在梵語中是相應──契合的意思。有一種說法認為瑜伽是起源於吠陀時期(约公元前1500年—前500年),並且影響了佛教。天主教會以及一些基督教(新教)教會曾針對一些東方教會以及新纪元运动的作法提出疑慮,認為將基督教的靈修與印度文化的瑜伽、冥想加以結合,是有風險的(are fraught with danger)Wiki
「靜坐」最早出現在《韓非子》((約前281年—前233年,為中國戰國末期)中,意指「平靜的端坐」,但是用來指涉身心修養的問題,應該是從佛教開始的。佛經中最早出現「靜坐」二字,是在三國時僧人支謙所譯的《菩薩本緣經》中。儒家學者從修養身心的角度提倡「靜坐」工夫,則始於北宋二程(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東亞儒家靜坐研究之概況 )
讓我們簡要地看一些關於默想經文及其在信徒生活中的重要性。
當神揀選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時,他說:「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約書亞記 Joshua 1:8)。
所以,約書亞要想在神呼召他做的事上取得成功,他需要將自己沉浸在神的話語中,總要晝夜思想(默想 )經文,並忠實地付諸實踐,從而增長對神的認識並經歷神聖的能力。
這個古老的真理在今天和當時仍然一樣適用。
默想的主題也在詩篇中反覆出現,詩篇從詩篇第一篇(很可能寫於公元前 444 年左右)開始,就要我們晝夜思想耶和華神的律法,宣告了一個祝福: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 Ps 1:1-3)
讓神的話語充滿我們的心,沉思它,記憶背誦 它,讓它滲入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像一顆 「栽在溪水旁」的樹,「按時結果子」,當我們牢牢地栽在神的話語裡時,我們的生命就會結出神的靈的好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加拉太書 Gal 5:22-23))。
詩篇中還有許多其他提到默想的地方。例如,詩篇 Ps 119:14-16 詩人表達了他們對上帝律法的愛,以及他們如何不斷地默想它。
大衛曾說:「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註:英文meditate,中文譯成默想) 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我向你舉手,我的心渴想你,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詩篇 Ps 143:5-6)。大衛內心的基本取向是對神的渴慕,強烈渴望透過神的話語與神交通。
在詩篇 Ps 145:5 中,大衛強調了默想的具體要點:“我要默想你威嚴的榮光,和你奇妙的作為。”(大衛王生活於公元前 1035 年至公元前 970 年)。
在新約聖經中,耶穌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祂透過深刻地背誦和默想神的話語,將自己浸透在神的話語中。
這從他受洗後用聖經回應魔鬼誘惑的方式,以及他在隨後的事工中隨時回憶和熟練地使用聖經,甚至在他掛在十字架上時引用聖經中可以明顯看得出來。
耶穌向我們說明:默想明白 神的話語對於祂能夠成功地實現 神的旨意至關重要。
同樣的現像在使徒保羅的生活中也是如此 ,他在書信中不斷引用聖經,並鼓勵信徒「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歌羅西書 Col 3:16)。
仔細研究耶穌和保羅如何使用聖經經文,就會發現他們不僅僅是熟讀很多聖經經文,默記於心,而且,他們繼續深入默想並理解其含義。真理的寶庫使他們能夠在遇到任何情況時,都能得到、受益於 神的話語。
基督教的默想
基督教的默想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深入思考、反省或沉思上帝和祂的話語的流程,讓聖靈與經文帶領你的過程中,積極地與上帝和祂的話語交流,是 一種禱告和與上帝交通的形式,而不是簡單地放鬆或壓力管理的技巧。是在一種有紀 律的方式中反思,但你必須住要不要讓撒旦在你的思緒中植入牠的思想,並且要小心在這段時間出現的負面情緒。思想那些真實的、尊貴的、正確而清潔的、可喜悅的與可切慕的。是用神的真理 充滿心靈,轉化我們成為小基督。
非基督教的冥想
基督教的默想法與東方的冥想(或靜坐、修練)是恰巧相反的,後者往往涉及清空思緒或專注於咒語等技巧。是清空你的思緒,讓心靈呈現一個消極被動的狀態,例如,超覺靜坐是東方冥想的一種,是由印度瑪赫西·馬赫什·瑜珈士在20世紀創建的。超覺靜坐(TM)官方網站宣稱,這種類型的冥想需要「不集中注意力……不控制思想……不監控思想……不試圖『清空思想』」。或專注於單一的對像或概念,例如與宇宙合一、眉心間那點、觀白骨等思想。這種空的狀態之下,任何的靈或鬼魔或負面的思想很容易進入,就像路加福音11:25-26指出的:汙鬼…尋求安歇之處…到了,就看見裡面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便去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住在那裡。
閱讀主要是吸收事實而不應用。換句話說,就是為了收集資訊。當我們默想神的話語時,我們尋求將聖經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和環境中。這不僅帶來了資訊的吸收,也帶來了更多的好處。它透過引導個人塑造成基督的樣式而轉變。 譯自: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ible reading and Bible meditation?葛培理佈道協會
默想的行為涉及一種深刻的、有意識的沉思——在你的腦海中仔細思考某件事,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在基督教默想中,這可以應用於聖經的經文或段落。祈禱是基督教默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們與上帝的直接聯繫,使我們能夠與祂交談並聆聽祂的聲音。當你將祈禱應用於默想時,你就是在請求上帝與你同在,在你默想祂的話語時與你同在。透過這樣做,你可以拓寬並加深你的默想。 譯自: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ayer and Meditation?Abide.com
正如閱讀是禱告的姊妹,默想則是禱告的母親。即使人的心對禱告毫無準備,但若他可以沉思默想神和神的事工,他的心很快就會自然而然地歸向禱告⋯⋯開始於閱讀或聆聽,接著以默想繼續,最終以禱告結束⋯⋯沒有默想的閱讀是沒有果效的;沒有閱讀的默想是有害的;默想和閱讀若不以禱告作為結束,則二者都得不到祝福。譯自:威廉‧布里奇牧師的著作,《Soli Deo Gloria》GraceQuote.com
聖經默想的好處:
“生活中所有的煩惱都會降臨到我們身上,因為我們拒絕每天在房間裡安靜地坐一會兒。” 他呼應了大衛的說法,「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詩 Ps 62:5)。
聖經默想可以帶來:
更深的認識上帝: 透過默想聖經,你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神的本性、屬性和計劃。
提升靈命成長:反思 神的話語讓聖靈能夠啟示、引領,並轉變你的想法、態度、和行動,使之與神的旨意對齊。你會經歷轉變,變得更加像基督。
指引和方向:通過默想尋求神的智慧,可以説明你做出決定,渡過人生的挑戰。
提升禱告生活:聖經默想促進與神更深層的連結,以更大親密感和目的來豐富你的禱告生活。
使我們身心靈更得健壯:定期默想 神的話語有去除憂鬱煩惱的功能,帶來出人意外的平安,使我們身心靈更得健壯。
聖經默想的五個步驟:
讓神成為你默想的重點:默想 神的本質與同在、祂的創造、祂的作為、祂的話語、祂的性格等。
聖經默想的目標是加深你對上帝話語的理解,並將其應用到你的生活中1。
聖經默想的目的不僅僅是獲得知識,而且讓聖經改變我們,使我們更像基督21。
1. 安靜: 找到一個安靜的空間,放下日常雜念,專注於上帝的同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20分鐘作為一個段落 。
2. 閱讀: 選擇一段經文或一節經文,或挑選一個特定主題(公義、愛、真理、光明、和平、聖潔等),仔細閱讀,留意其中的關鍵詞句和信息。確保你已經閱讀了並,理解了上下文1。將所選經文讀幾遍,盡量背誦1。
大多數人發現記住文本並大聲朗讀幾次有很大的幫助6。
3. 沉思: 先求聖靈幫助你理解和應用經文。慢慢地逐字逐句地沉思這些經文,想一想每個字,以及它所傳達的關於上帝、祂的計劃和祂在你生命中的旨意 1。思考經文對你個人的意義,它與你的生活經歷或當前的挑戰有什麼關聯?
4. 禱告: 在適當的時候,在沉思這些經文的字句時也可以禱告。讓話語引導你與神的對話1 向上帝禱告,表達你的感受、感恩、疑問或請求。禱告是默想的一部分
5. 應用: 想想這些經文如何應用到你的生活中。你可以根據這節經文做出哪些改變?它如何影響你對上帝和他對你的旨意的理解2?思考如何將經文的教導應用在你的生活中,並做出實際改變。
你可能會發現,有一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默想會很有幫助。
記錄您的想法和見解也是有益的2。
默想不是一次性活動,而是持續的過程。
喬治·慕勒(George Muller)的經驗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鏡,他是這麼說的:
「在此之前,至少十年前,我的做法是習慣性地在早上穿好衣服後進行祈禱。現在我明白,我必須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專心研讀神的話並默想它,這樣我的心就可以得到安慰、鼓勵、警告、責備和指導;在默想時,我的心因此可以與主進行體驗性的交流。所以,我一大早(起來)就開始默想新約聖經。
在用幾句話祈求主祝福祂寶貴的話語之後,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默想神的話語。可以說,探尋每一節經文,從中得到祝福。不是為了公開傳道;不是為了或宣揚我所沉思的東西;而是為了獲取自己靈魂的食糧。我發現的結果幾乎總是這樣,幾分鐘後,我的靈魂就被引導去懺悔,或者感恩,或者代禱,或者懇求。因此,雖然我並沒有全心全意地祈禱,而是沉思,但它幾乎立即或多或少地變成了祈禱。
當我這樣懺悔、代禱、懇求或感恩一段時間後,我會繼續閱讀下一句話或一節經文,將所有內容轉變為為自己或他人祈禱,正如聖經所引導我的那樣;但我仍然不斷地記住,我的靈魂的食物是我默想的目標。這樣做的結果是,我的默想中總是夾雜著大量的懺悔、感恩、懇求或代禱,我的內心幾乎總是得到明顯的滋養和加強,到了早餐時間,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我的內心即使不快樂,也處於一種平靜的狀態。」
聖經默想時要避免哪些常見錯誤?
默想聖經時,重要的是要避免這些常見的錯誤:
1) 不讓聖經自己說話: 將我們自己的想法或解釋強加在經文上,而不是讓聖經自己說話,這是一個常見的錯誤1。
2) 以我們的心來引導我們的學習: 雖然在情感上與經文互動很重要,但我們不應該讓我們的感受或慾望來歪曲聖經的信息1。
3) 跳過神的話語: 所有的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對教導、責備、糾正和訓練公義很有用(提摩太后書 2Tim 3:16)。
4) 只關注熟悉或喜歡的經文段落 1。
5) 忽略聖經,重視網絡上補充資料: 雖然補充資料可能會有所幫助(有些甚至有害!),但它們不應取代直接取代上帝的話語1。
6) 見樹不見林: 聖經是一個指向耶穌基督的宏大敘事。在這個更大的故事的背景下理解每一節經文是很重要的1。
7) 脫離上下文解釋經文: 每節經文都是一段經文的一部分,理解上下文對於正確解釋至關重要2。
參考資料及資源 Source(s):
參考資料
- Biblical Meditation | Bible.org
- What Is Biblical Meditation? |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 Christian Meditation: What It Is and What It’s Not – Learn Religions
- What Is Biblical Meditation? |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 Christian Meditation: Definition, Biblical Examples, & More – Just Disciple
- 《如何禱告一小時》: https://npust-min-student.blogspot.com/2012/10/blog-post_4520.html
- Biblical Meditation | 托馬斯·A·塔蘭茨 Thomas A. Tarrants, C.S. Lewis Institute
- What is Christian Meditation? | Abide.com
- Did Jesus Meditate? | Abide.com
- Did Jesus Meditate? | christianity.com
參考資源:
- 《我們的每日靈糧》
- 5 Verses to Meditate on During Financial Hardship
- Top Christian Meditation Music 頂級基督教默想音樂
- GraceQuote.com
Published on 2024/03/08